既然你已经点开了这篇文章,说明你也非常在意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剧情。可以说《黑神话:悟空》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剧情,什么空气墙、没有地图、没有指引,那些都是简单的技术问题;而剧情出问题,那是关于思想观念,乃至对事物认识的问题。为什么都说游戏从前三章的惊为天人,而到后三章就急转直下?那是因为《黑神话:悟空》只是一个拥有原著皮相,但内核与《西游记》背道而驰的作品。

简单来讲,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剧情基本上可以说是“大圣还俗记”或者“重生之孙悟空辞职回老家”。作为天命人,玩家一路斩杀天庭的走狗,收集全了大圣的六根,把原先取经路上出家就要摒弃的眼耳鼻舌身意又重新拼装回去,最终辞去佛祖的编制(金箍)又返回成了妖。

成了妖该干啥呢?其实已经很明显了,就是游科的大儿子《斗战神》的剧情。《斗战神》里的佛道都是纯粹的坏蛋,它们以天下苍生为食料,生杀予夺肆意而为,猴子看不惯愤而反击,带领群妖大战天庭和佛祖,要平等要自由要解放……

《斗战神》的剧情及设定,在当年就没溅起什么水花,在如今也不会有多少人买账,它和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后三章的剧情都是阴谋论和《悟空传》的结合体。这是作为原著党最不能忍的,因为一旦你选择了阴谋论和《悟空传》,其实就是一个套了皮的网文,你撤掉西游这层皮,套谁都能说的通,“上面的人其实都是坏批,我要把它们都干掉”,你把这套逻辑放水浒,放三国,放希腊神话都能说通,这就不是西游记了。


为什么说《悟空传》和阴谋论不好的原因也在于此,很多玩家打通游戏都觉得后三章剧情和前三章剧情没法比。前三章的剧情真的很棒,围绕“因果”“神性和人性”和一些社会现象展开了很多讨论,人物塑造也不是单纯的善恶阵营进行粗暴的划分,了解完剧情之后能让人若有所思。而后三章,神佛突然就变成了全员恶人,几乎是无恶不作,这在情绪上或许能煽动他人,但却几乎没有深度和思想,善恶二元化造成的人物变得扁平,失去了人物本应有的魅力和特色,也让玩家失去了思考。

造成《黑神话:悟空》这种前好后坏的状况,网上有传言说是后三章是先做的,本来就是打算做一个《斗战神2.0》,也就是单纯的神佛坏坏妖魔好好,但是游戏科学没想到游戏预告片火爆全网,而且不断水涨船高,甚至广电领导视察,要做成精品出海项目,所以紧急请高人半路改了剧情,但时间不够,之前做好的又不舍得删掉,所以就造成了现在这种一半好一半坏的局面。这点从文案上也有所体现,最初版本的影神图里还有一些错别字,可以看出来文案方面虽然好,但还是工期很赶,写的很匆忙都没有校对。


笔者本人对《黑神话:悟空》后三章的改编非常不满。尤其是说孙悟空杀妻证道、太上老君操控牛魔王一家。每每看到如此暴论,我都能想到汪海林的演讲,《很多创作者跟不上民族复兴的脚步,甚至逃离了现场》含金量依然在上升,那篇名论断放在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游戏剧情上依然恰如其分。

“今天,我们的很多艺术家、创作者,理解不了时代,融入不了时代,跟不上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,在我看来是必然的,这是小资产阶级的本性决定的。你让他写长征,他就只会写爱上一个女人,跟着队伍走,莫名其妙走完了长征的故事。你让他写谍战的,他也是写爱上一个女人,就放弃了党国的高官厚禄,成为了我党的地下党,偷各种地图。你让他写战争,他就写战士怕死,因为他自己怕死嘛,你让他写伟大的时代,他既不知道什么叫伟大,也不知道什么是时代。他就知道怕死,谈恋爱,只有谈恋爱的时候可以不怕死,这就是他理解的伟大。”

西游的改编当然是自由的,但如果你的作品想真正成为现象级的社会话题大作,那就必须融入时代,跟上历史的进程。可惜《黑神话:悟空》的剧情没做到这一点,你让他们写猴子,他们就只会写猴子和白骨精谈恋爱,然后急了就大闹一场,似乎离开了《大话西游》就不会改编了。在我看来,《黑神话:悟空》后三章的剧情既没有创新改编跟上时代,也没有跟上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,因为它没有很好的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。

如果说现在对成佛后的大圣最完美的改编,就只有动画《宝莲灯》里的大圣,在他掀开斗战胜佛的袈裟,露出当年齐天大圣的装束,佛性的智慧与人性的光辉同时闪耀,那才是对这个国民猴子最完美的演绎。